鹿港龍山寺由格局較小的山門進入後,豁然開朗的前殿廣場由淺色花岡岩組成,這些花岡岩都是早年先民來台時為了渡過黑水溝所帶來的壓艙石(說文解字1),越過廣場五門殿展開在眼前是龍山寺的前殿,因為開有五扇門,故稱為「五門殿」,整個建築本應為五開間格局,但加上兩側翼廊,就構成七開間的正面,隔著殿前廣場看去五門殿不高卻開闊壯觀,簡單樸素卻氣勢雄偉,走近看可以觀察到兩側的圍牆以45度向外斜開,讓住宅區內的廟宇顯得更為開闊,這種廟宇建築手法如空間魔法師。殿前中央為御路,這是神明所走的路,為了避免民眾跨越御路直接進入五門殿,殿前已經以盆栽圍住。五門殿屋頂有三個獨立的燕尾屋脊,整個寬度和高度的比例極為完美,屋頂的裝飾不像一般廟宇華麗複雜,卻更為穩重威嚴。
五門殿全景,由三張照片合成,點擊放大
![]() |
上:五門殿正面,請注意屋簷和屋體的比例,下左:五門殿戲台前黃杰的題字 下右:戲台上方繁複的藻井 |